给您的孩子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请联系我们:
全国招生热线:134-5033-9167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教育部对体育培训机构的最新规定解析

作者:教育部对体育培训机构的最新规定解析 日期:2025-04-06 10:13:29 点击数:

教育部对体育培训机构的最新规定解析(图1)



根据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规定,以下是关于体育培训机构的最新规定解析:

1.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工作原则:坚持服务育人,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的公益属性,提高培训质量,推动其为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发挥积极作用。

2. 设置标准

培训场所条件: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消防、住建、环保、卫生、食品经营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

师资条件:所聘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类别的职业(专业)能力或教师资格证,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在岗教师。

运营条件:必须有规范的章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3. 准入流程

发布清单目录:各地要细化并公布各行业培训类别的清单目录,并根据新出现的培训类型,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明确准入程序:非学科类线上培训机构须依法取得省级有关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后,再依法进行法人登记,并向所在地省级电信主管部门履行互联网信息服务核准手续。

4. 日常运营规范

培训内容及时间:非学科类培训内容应与培训对象的年龄、身体素质、认知水平相适应,符合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不得开设学科类培训相关内容。

收费管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坚持公益属性,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培训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

5. 从业人员要求

资质要求:课外体育培训主体的执教人员应持有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颁发的体育技能等级证书等至少一种证书。

背景审查:课外体育培训主体应对拟录用的从业人员进行背景审查,不得录用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

6. 安全要求

安全制度:课外体育培训场所应将各类安全制度、安全注意事项和特殊要求、平面示意图及疏散通道指示图等悬挂在明显位置,并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畅通。

医疗急救:课外体育培训主体应配备常规医疗急救药品及设备,鼓励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7. 师资队伍建设

目标任务:到2027年,推动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数量结构更加合理,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到2035年,形成完善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促进体教深度融合。

师德师风: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将教育家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引导广大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群体活动和训练竞赛等育人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

以上是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关于体育培训机构的最新规定,旨在规范培训行为,提升培训质量,保障学生权益。亲爱的家长们,你是否在为孩子的体育培训犯愁?别急,教育部最近发布了针对体育培训机构的最新规定,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资质审查,严格把关

教育部首先强调,家长们在选择体育培训机构时,一定要查看其资质。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确认:

1. 在电脑端,登录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查询。

2. 在手机上,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或者在支付宝中搜索校外培训家长端小程序。

3. 直接到培训场所,查看是否公示了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核意见书。

4. 关注科技、文旅、体育等部门发布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白名单。

二、合同规范,保障权益

签订培训合同时,一定要选择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合同中要明确载明培训项目、培训要求、收费标准、收费方式、退费情形、退费方式、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同时,将机构的口头承诺写入合同条款,确保你的权益不受侵害。

三、缴费方式,安全可靠

缴费时,一定要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平台、浙里艺培、浙体培等官方平台完成。这样,你的预收学费才会纳入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同时,你可以选择先学后付或全额支付两种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1. 使用手机号注册,关联孩子信息。

2. 查询机构及课程信息。

3. 线上缴费并生成合同。

四、收费标准,合理透明

校外培训消费时,请不要一次性缴纳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缴纳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也不要一次性缴费超过5000元。遇到“买年卡送课时”等优惠方式时,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消费陷阱。

五、票据索取,凭证在手

缴费后,要及时向商家索取正规票据,妥善保管好宣传资料、协议合同及销售聊天记录等资料。这样,一旦发生纠纷,你就能有充分的证据维护自己的权益。

六、警惕违规,理性选择

教育部提醒家长们,以下行为均涉嫌违规培训:

1. 在非培训时间开展培训,将线下培训改为线上培训。

2. 转入到民宅、酒店、咖啡馆等未经审批的场所开展学科培训。

3. 以托管、AI自习室、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非学科等名义开展隐形变异学科培训。

4. 在职教师办班等。

七、安全规范,共同保障

在选择体育培训机构时,要关注机构的安全条件,不要选择安全条件不达标的机构参加培训。同时,要关注机构是否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平台,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

教育部对体育培训机构的最新规定,旨在保障家长和孩子的权益,让体育培训更加规范、安全。家长们在选择体育培训机构时,一定要认真了解这些规定,理性选择,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培训环境。